新万博体育_新万博app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摘要】郭光:从“否定—存在循环”视角看“不”和“没”的中和

作者:郭光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2-11-17
字号:

1 引言

   现代汉语基础否定词“不”和存在否定词“没”一般被认为有明确的分工,基本不存在自由变换的情况,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方言中都有不同否定词功能中和的现象,本文讨论这些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否定词中和现象,并尝试给出统一的解释。

 

  (1)张三本来不打算去。 张三本来没打算去。(转引自王灿龙2011)

  (2)

  a.小厮道:我相公不在家。(元?《朴通事》)

  b.仇福磕了头,姐才说:“弟妇呢?”夫人说:“没在家。”不曾在家,不曾在家,前日去住老娘家。(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第九回)

  (3)其唔是学生。 其冇是学生。(他不是学生)(转引自彭小球,2012)(新化话)

  

2 近现代以前汉语中否定词功能的中和

  近现代以前,“不”与“未、不曾、未曾”等否定词在否定“敢、肯、经、跟、打算”等成分时功能中和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例(4)不同否定词对“敢”的否定。

  (4)

  a.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b.魏军一日一夜不曾敢歇,只恐蜀兵攻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c.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d.今日的活鱼还在船内,等鱼牙主人不来,未曾敢卖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石毓智、李讷(2000)、张赪(2016)等研究指出,大概在南宋时期首见“没”的副词用法,随后其否定范围不断扩大,开始对“未”“不曾”等表示完成的否定词进行替换。现代汉语“不”和“没”功能的中和正是由于“没”的功能不断扩大并与“不”和其他否定词的功能产生重合所致。汉语存在否定词“没”功能的扩大符合Croft(1991)提出的“否定—存在循环”(negative-existential cycle)理论,即在有基础否定词和存在否定词的语言中,存在否定词的功能会不断扩大,逐渐侵入基础否定词的功能范围,并最终替代原有基础否定词,成为新的基础否定词。汉语中“没”功能的扩大不仅仅是对基础否定词“不”否定范围的侵犯,还包括对“未、不曾”等非基础否定词的替换。

 

3 汉语方言中基础否定词和存在否定词功能的中和

  汉语方言中基础否定词和存在否定词功能中和的情况也具有普遍性,目前可见在变化、经历、性状、判断、认识、意愿、未来等范畴都有不同方言否定词功能中和的情况。

  吴语绍兴话中对变化、经历的否定,既可以用基础否定词“勿”,也可以用存在否定词“无有、无得”。(转引自陶寰、盛益民、金春华,2014)

  (5)我上外学堂里勿去。 我上外学堂里无有去。(我昨天没去学校。)

  客家方言茶陵话中一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受基础否定词“唔”和存在否定词“冇”否定,意义差别不大。(转引自唐玉环,2018)

  (6)唔新鲜—冇新鲜

  唔整齐—冇整齐

  唔好吃—冇好吃

  唔好看—冇好看

  湘语吉首话中“不”的功能范围比较小,在对表示能力、许可、可能的词进行否定时与“没”的否定同义。

  (7)我明天不想来了。 我明天没想来了。(我明天不想来了。)

  不同方言的“否定—存在循环”进程不同,一些方言慢一些,这些方言存在否定词的功能范围就小一些;而快一些的方言,其存在否定词的功能范围扩展得就大一些。这就导致不同方言中存在否定词与基础否定词功能重合的区域,也就是功能中和的区域有较大的区别。

 

4 否定词功能的中和与否定词的性质

  汉语基础否定词和存在否定词功能中和的现象主要由于存在否定词功能的不断扩大所导致,推动存在否定词功能在不断地扩大并持续跨越不同的范畴的动力是言语活动中对否定强化表达的需求。与基础否定词相比,存在否定词拥有更强的主观性,属于更强的否定。这可以从句法和语用两方面来看。

  “不是”“不”和“没”三个否定词共现时,只有“不是+没+不”合法,如“我们又不是没不及格过,有什么好难过的。”这说明“不是”的句法位置最高,“没”其次,“不”最低。按照“制图理论”,三个否定词的主观性强弱应该是“不是”>“没”>“不”。

  “不”和“没”与情态动词以及量化副词的互动也可以看到,“不”的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基本上可以自由地出现于CP、IP、VP三个层次,“没”的位置较为受限,新万博体育地出现在IP层,有向CP层延伸的趋势;“不”的句法位置可以低至VP层,但“没”不可以。“不”的位置非常灵活,“没”受到新万博体育的限制,从选择的角度来说,受限的成分体现出来的主观性会更强一些。陈振宇、王梦颖、陈振宁(2020)对汉语副词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进行了检验,“不”和“没”主观性指数分别为:0.335、0.535,“没”的主观性指数要高于“不”。

  “没”比“不”句法位置高,拥有更强的主观性,通常情况下对同一概念否定时,“没”的语用强度也更强。如对同样的静态成分心理动词、形容词等否定时,用“没”否定的语气明显要比用“不”更强。例(8)中“没熟过”的语气强过“不熟”。

  (8)当时我和米兰根本不熟。我和米兰从来就没熟过!(王朔《动物凶猛》)

 

5 结语

  本文对普遍存在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方言中基础否定词和存在否定词功能中和的现象,从否定词演化的角度给予统一的解释:汉语否定词功能中和现象是由于存在否定词功能扩大后与基础否定词部分功能的重合所导致,北京话中“不”与“没”功能的中和是“没”功能扩大后对“未、不曾、未曾”等否定词的替换,方言中否定词功能中和的不同表现是由于“否定—存在循环”在不同方言中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以“没”为代表的存在否定词比以“不”为代表的基础否定词句法位置高、主观性强,是更强的否定,这也是存在否定词功能扩大的主要原因。

 

  部分参考文献:

  陈振宇 王梦颖 陈振宁 2020 《汉语主观副词与客观副词的分野》,《语言科学》第4期。

  彭小球 2012 《湘方言中的否定副词“不”和“没(有)”》,《昌吉学院学报》第2期。

  石毓智 李讷 2000 《十五世纪前后的句法变化与现代汉语否定标记系统的形成——否定标记“没(有)”产生的句法背景及其语法化过程》,《语言研究》第2期。

  唐玉环 2018 《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现象及其理据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陶寰 盛益民 金春华 2015 《吴语绍兴方言否定词的词形特征和语义类别》,《语言研究集刊》(第十四辑),上海辞书出版社。

  王灿龙 2011 《试论“不”与“没(有)”语法表现的相对同一性》,《中国语文》第4期。

  张赪 2016 《明清时期完成体否定副词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差异》,《中国语文》第5期。

  Croft,William 1991 The evolution of negation. Journal of Linguistics,27(1).

 

  作者简介:

  郭光,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在《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当代修辞学》《语言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过研究成果。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