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_新万博app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摘要】蔡淑美 、施春宏:比况复合词的词汇化和词法化

作者:蔡淑美 施春宏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4-03-29
字号:

1.比况复合词的构造方式及释义模式之争

  比况复合词指的是由名词性语素N和动词性语素V组成、表达比况义“像……一样……”的复合词,如“冰释、蚕食、龟缩、箕踞、鸟瞰、鼠窜、梭巡、瓦解”等。学界对这类词的认识在两个方面存在分歧:一是在构造方式上,虽然多数研究者将它看作偏正式,但对于某些具体词项的归属多有争议,如有的将“瓦解”看作主谓式,而有的认为“瓦解”是偏正式,还有的认为“虎视、鲸吞”等词解读为主谓和偏正均可,等等。二是在释义模式上存在语义结构与词际关系的系统性差异。如“瓦解”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按“像NV一样VP”释为“像瓦器碎裂一样崩溃或分裂”;“箕踞”就无法这样释义,而是“像个簸箕一样席地而坐”即“像N一样VP”;有些词在不同词典中均按某种模式释义,有些词则有差别。如何解释这些差异?释义模式与构造方式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本文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下探讨相关问题。依据目前认知构式语法对构式的理解,每一个具体的比况复合词都具有形义结合的依存性和特定性,在词汇层面形成了规约化的形义匹配体即词汇构式。这些词项经过概括还可抽象出构词图式[N比况V],在词法层面形成了规约化的形义配对体即词法构式。词法构式与具体词项是抽象图式和具体实例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比况复合词形成词汇构式的发展过程和这类词在词法化上的发展态势与扩展空间。

 

2.比况复合词的词汇化过程和形成机制

  比况复合词的词汇化过程比较特殊,其来源路径和形成机制并不相同。由名状结构通过融合机制演变而来的比况复合词以“箕踞”为例。“箕”和“踞”原来皆可单用,两汉时期二者连用增多,并逐渐由名状结构融合为状中复合词,至南北朝时期已完全成词。“箕踞”用“箕”的形状来隐喻特定坐姿,将事物局部性质的规约化属性投射到所要描述的动作行为上,局部隐喻的认知路径十分显豁。融合就是在局部隐喻的基础上将名状结构融为形义结合紧密的复合词,原来的名词N和动词V则成为复合词内语素。

  由主谓结构通过压制机制演变而来的比况复合词以“冰释”为例。“冰释”原为松散的主谓结构,后来组块特征增强,宋代以后可独立做谓语,前带主语,如“婆兰陀闻之,疑心冰释。”(宋《五灯会元》卷一)“冰释”是在“S+(Adv)+ ”这一句法环境中通过构式压制演变成为动词的。“冰释”类用N+V的整体情状来隐喻某种相似情形,为整体隐喻的认知策略。不过,由于V常为N发出的惯常性动作或行为,当二者关系规约化程度比较高时,V的描述性特征可被N吸收与融合,使得N也具有了该种特征,以至于该类一部分成员也能像“箕踞”类那样释义。整体隐喻与局部隐喻之间存在动态的竞争与调适关系。

  “瓜分、囊括、席卷、奴役”这几个词十分特殊(N是V的受事),是比况复合词演变的特例,它们在特定组合中被重新分析为复合词。可能受贾谊经典语段“席卷天下、囊括四海”的影响,“瓜分、囊括、席卷”的组配成分至今没有多大变化。由于“分、卷、括”的及物性较强,在“NV+Obj”的组合中,人们将“瓜分天下、席卷天下、囊括四海”整体看作“动+宾”结构,将原本内部没有什么结构形式的“瓜分、席卷、囊括”重新分析成比况复合动词,以满足句法和韵律运作的双重要求。“瓜分”类也采用整体隐喻的认知路径。

  由于比况复合词经由不同的词汇化路径和机制演变而来,这造成了人们在这类词的认知方式、识解策略以及词典释义上存在一系列差异。如果依据当初造词时的来源与方式,“冰释”类应为主谓式,但现在人们基于现代汉语中这类词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根据其意义特征而将其解码为状中式,这属于识解层面的问题。由于着眼点不同,每个词项从造词到构词的路径和发展时空也不一定相同,争议也在所难免。

 

3.比况复合词的衰退态势及影响其词法活跃度的相关因素

  在比况复合词形成[N比况V]词法图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构式衰退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部成员(不同词项)的数量上,与《辞源(第三版)》对比,《现汉》对这类词的收录要少得多。二是89.3%的比况复合词在使用频率上都呈衰减之势。这反映了词法图式[N比况V]成型后能产性减弱,词法活跃度不高。影响其词法活跃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句法结构词法化时空条件的影响。名状结构的过早衰微,使得原本畅达的融合之途被迫早早改道,只有为数不多的名状结构凝固成词;压制之路则充满险阻,从主谓结构演变为比况复合词需要具备特定的句法条件(N前出现新主语)和语义条件(要有比况义的隐喻基础)。二是受N、V双音化或复杂化后所带来的构词限制。先秦两汉时期,由两个单音节形成双音节词(组合)比较容易。而当N和(或)V为双音节时,结合比较松散,就不容易成词了。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互动塑形,共同导致了比况复合词的衰退。

 

4.比况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能产性问题及其限制条件

  除了历时发展中的衰退,[N比况V] 在现代汉语中的能产性也较弱。与状中式复合词中最能产的[N凭借V](含工具或方式)相比,[N比况V]中N的物性角色在扩展能力和变化能力上受限是其能产性低的根本原因。[N凭借V]的N是实现V的凭借,体现的是其功用角色。由于同一种事物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同一种功能亦可通过不同凭借来实现,因此扩展性较强。功用角色既有规约、稳固的情形,也有临时性和场景性,可根据现实需要做出调适与创新。而[N比况V]中的N分别是V的规约化属性特征(“箕踞”类)、行为角色(“冰释”类)和处置角色(“瓜分”类),由于事物的规约化属性、惯常行为总是有限的,不容易像功用角色那样具备现实世界提供的扩展空间,同时规约化属性、惯常行为又具有泛时性,表达比较稳固的物性,不容易发生变化,其临时性、场景性的调适与创新空间也不大。因此,虽同属NV式,[N比况V]和[N凭借V]在能产性上表现迥异。

 

5.结语

  通过对比况复合词的词汇构造原理和词法化特征的探讨,本文对学界相关争议做出了结构化的解释,剖析了这类词在性质归属与系统差异之间的内在关联,探讨了其词法化过程中的“型”“例”演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与限制条件。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从形式和意义、词汇化和词法化、造词与构词、“型”与“例”结合等方面来研究词汇问题提供新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蔡淑美、施春宏 2022 《论构式用变和构式演变》,《当代修辞学》第2期。

  程湘清 2003 《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

  邓思颖 2014 《汉语复合词的不对称现象》,《汉语学报》第1期。

  董秀芳 2002 《主谓式复合词成词的条件限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期。

  傅 力 1986 《偏正式合成词的一个小类与主谓式合成词的区别》,《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韩峥嵘 1981 《从“蚕食”、“年景”说起——试谈主谓式合成词》,《汉语学习》第4期。

  何九盈、王 宁、董琨主编 2018 《辞源(第3版)》,商务印书馆。

  何乐士 1997 《〈左传〉〈史记〉名词作状语的比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何乐士 2000 《〈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世说新语〉与〈史记〉名词作状语比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马 真 1980 《先秦复音词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钱书新 徐阳春 2005 《“虎视”之类“N+V”结构的语境变异》,《修辞学习》第3期。

  施春宏 2002 《试析名词的语义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施春宏 2014 《“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当代修辞学》第2期。

  施春宏 2017 《汉语词法和句法的结构异同及相关词法化、词汇化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施春宏 2021 《构式三观: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宋作艳 2016 《功用义对名词词义与构词的影响——兼论功用义的语言价值与语言学价值》,《中国语文》第1期。

  苏 颖 2011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衰微》,《语文研究》第4期。

  王克仲 1988 《古汉语的NV结构》,《中国语文》第3期。

  徐正考 1998 《偏正结构“名·动”词别议》,《汉语学习》第4期。

  徐正考 柴淼 2019 《清末民初“N+V”比喻类复合词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徐正考 史维国 曹凤霞 2010 《现代汉语偏正式“名·动”复合词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应雨田 1993 《比喻型词语的类型及释义》,《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 2014 《汉语名词性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和运用案例》,《当代语言学》第1期。

  赵元任 1968/1979 《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

  Booij, Geert 2007 Construction morphology and the lexicon. In Fabio Montermini, Gilles Boyé and Nabil Hathout (eds.) Selected Proceedings of the 5th Décembrettes: Morphology in Toulouse, 34-44. Somerville: Cascadilla Press.

  Booij, Geert 2010 Construction morph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ustejovsky, James 1991 The Generative Lexic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17.4: 409-441.

  Pustejovsky, James 1995 Generative Lexicon. Cambridge: MIT Press.

  Pustejovsky, James and Elizabetta Jezek 2008 Semantic coercion in language: Beyond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It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 (1):181-214.

 

作者简介

  蔡淑美,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构式语法、语法化、认知语言学等。目前已在语言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合撰《汉语基本知识》(词汇篇、语音篇)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语委重点项目1项等;获得“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厦门市高层次人才”等称号。

 

 

  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近年着力从事构式语法、语体语法、韵律语法、汉语词法学等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倡导互动构式语法研究范式,参与构建面向二语教学的结构·功能·语境“三一语法”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