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_新万博app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2019当代语言学前沿:第四届“语言、社会及意识形态”研讨会议程及主旨发言摘要

作者:当代语言学编辑部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19-03-25
字号:

   

Frontiers i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2019
The Fourth Forum on Language,
Society and Ideology

2019当代语言学前沿
第四届“语言、社会及意识形态”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

  时间:2019年3月30日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020会议室

主旨发言摘要及主旨发言人简介

  英语新闻语篇体裁互文中的语言过程分析——以美媒新万博app:2015中国“9·3”阅兵报道为例

辛斌 南京师范大学

  在谈论体裁时我们有必要区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前者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后者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互文”可以指任何一种分类中不同体裁特征在同一文本中的混合。本文以美国两份报纸新万博app:中国2015年“9·3”大阅兵的报道为语料,对新闻语篇体裁互文及语言过程的分布与功能进行分析,以揭示报道者如何通过调配这些语言和互文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报道意图和目的。分析表明,报道者调配各种语言与互文资源无非是宣扬“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这两个目的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所反映的报道者近些年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心态是一致的。

  辛斌教授简介

  辛斌,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江苏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主持人。兼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话语研究会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用学、篇章语言学、批评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报纸新闻互文性的比较研究”(2004-2007)和《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语篇/语用功能比较研究》(2011-2014)。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美关系危机话语的互文性和对话性比较研究》(2016-2019)

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可行性和途径

秦洪武 曲阜师范大学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话语分析(big data discourse analysis,又称culturomics)旨在从巨量数字文本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代表着当前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众多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一种趋势(Silber-Vardo, et al. 2016)。采用N-gram、文献计量(bibliometric)等方法分析大规模文本数据有助于发现语言型式(patterns)的差异或变化,也有助于发现文化型式(cultural patterns)的差异和变化,大数据话语分析的独特性和潜在功能无需置疑。本研究以此为基础,基于研究实例,探讨大数据分析方法如聚类分析、情感分析在提取内容、态度和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信息时的应用方式和途径,探讨将话语数据的人工分析结果通过深度学习建成人工智能话语分析模型的可行性。研究认为,文本数据挖掘(TDM)有效解决了话语分析中人工难以应对的远读(distant reading)问题,使短时间内有效“阅读”十亿百亿词文本数据并呈现分析结果成为可能,这可以帮助研究者及时锁定焦点,细读(close reading)特定文本和内容;这也有助于实现放大与聚焦、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研究还认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既是话语分析的对象,也是深度机器学习的对象,以深度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话语分析模型正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将大幅提升话语分析效率,大幅扩展话语分析的作用范围,触探话语分析的未知领域。

  秦洪武教授简介

  秦洪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山东省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首席专家,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研究方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对比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理论。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Lingua、Journal of Pragmatics、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译著多部,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1项、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2项;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现为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全国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论坛常务理事。

Heritage in Legal Discourse:
A Sociosemiotic (Re)Construction

程乐 浙江大学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s both human civilizatio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ultural histories as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protected and safeguarded in one particular region, sovereign state or group of stat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legal discourse on heritage, as a specific genre, has its typical features of temporality and spatiality as a sign, which is subject to multiple and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s, and law is natural to use different signifiers to signify the same signifi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jurisdictions and cultures.

  This talk will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ritage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by catching linguistic features from collocation and colligation patterns. Via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manipulations, (re)interpre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process of meaning-making can be achieved in heritage studies and their underlying intentions in particular from a socio-semiotic perspective. Such (re)construction shows heritage in legal discourse is a social practice, and its meaning signific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can be articulated as a social dialogue and power negotiation.

  程乐教授简介

  程乐,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光华法学院双聘教授,浙江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所长、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法律话语与翻译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世界法律口译与翻译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Legal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主席,法律与语言多文化协会(Multicultural Association of Law and Language)副会长兼秘书长,语言法律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Linguistic Law)副会长;在法律符号学领域担任的编辑职务主要包括: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Discourse(ESCI检索)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ESCI检索)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miotics and Visual Rhetorics、Language and Law 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法学、法律话语与法律翻译、语言法律与规划、符号学、专门用途语言及语料库语言学等。近年来,已在SSCI、A&HCI及Legal Journal Index等国际权威期刊中发表论文30余篇,并与Routledge、De Gruyter、Spring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合作出版专著、编著、译著30余部,包括《遗产话语与法律译丛》《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话语译丛》(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等;另有《国际组织导论》《国际组织法》等著作即将出版于浙江大学出版社。

不同的立场与观点:慕田峪长城三大利益相关主体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的话语分析

冯捷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慕田峪长城为例,旨在探究中国文化遗产地利益相关主体不同乃至相悖的立场与观点。此前大部分研究主要从一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意象,很少有论文将多个利益相关主体的不同立场与观点集中于单个研究之中。本文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话语理论,探究三大利益相关主体即:商业运营公司、新万博体育: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意象,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具有争议性的议题。该研究将定性的主题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定量的高频词分析相结合,并辅之以对遗产地商业运营公司负责人的采访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商业运营公司将慕田峪长城塑造为“乡村旅游的观光娱乐胜地”,UNESCO 着重强调了该遗产地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国际游客则呈现了复杂的混合意象。研究结论:三个利益相关主体的感知意象构成一个“保护—发展”连续统一体,并显示了不同甚至相悖的立场与观点,本文还对具有争议性的两个议题“现代性”和“理想化的遗产标准”进行了讨论。该文的学术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跨学科话语分析框架,并对文化遗产管理和职业沟通提出了实际建议。

  冯捷蕴教授简介

  冯捷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商务英语研究所所长,“跨文化交际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评审人,教育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商务知识名师,《光明日报》社重点联系专家,商务部、中国贸促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员“跨文化商务沟通”培训专家,国家外文局“中国企业走出去”培训专家,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话语研究》、《西班牙新汉学》编委, 担任多家SSCI/A&HCI期刊以及CSSCI期刊审稿人。获校级科研标兵、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称号。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媒体危机话语的对比研究”,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以及1项北京哲学社科项目“互联网时代北京旅游的国际营销”,在SSCI/A&HCI期刊以及CSSCI期刊等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著有《中西媒体危机话语的对比研究》(2018)、《国才考试备考全攻略(高级)》(2017)、《广告话语与中国社会的变迁》(2014)、《后奥运时代北京文化资本与城市形象》(2012)、《跨文化商务话语的研究》(2019,出版中)。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商务话语、旅游话语。

意识形态的媒介作用及对语言景观的型塑

田海龙 天津外国语大学

  发言首先讨论几个相关的概念,如媒介、意识形态、语言景观和指示性秩序,界定这些概念在此项研究中的工作定义。接下来讨论意识形态作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媒介对语言景观的型塑作用。发言借助“指示性秩序”的概念阐释社会活动者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创新案例,试图说明语言创新对社会变化的影响要通过意识形态对语言景观的型塑来实现。

  田海龙教授简介

  田海龙,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话语与翻译研究。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及秘书长,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学术期刊、SSCI源刊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编委、系列丛书Discourse Approach to Politics,Society and Culture(John Benjamins)顾问、《南开话语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总主编,辑刊《话语研究论丛》(南开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语言学》(外文出版社)主编。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和著作被广泛引用,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成果两次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应邀在芬兰、波兰、英国、德国、泰国、美国及中国多所大学作学术报告。为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开设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话语研究等方面的课程,受到学生欢迎。

意识形态方阵视角下“他者”身份的话语建构

苗兴伟 北京师范大学

  作为构成社会认知的世界观和对现实世界的表征,意识形态具有评价性,而且往往涉及二元对立,如女性和男性、我们和他们、东方和西方等。意识形态是矛盾对立的中介并将矛盾对立自然化。意识形态的两面性使其成为二元对立的复合体,在话语中体现为物理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不同表征。说话者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话语的表征方式,使意识形态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形成意识形态方阵。说话者通过选择对自我的积极表征和对他者的消极表征,并抑制对自我的消极表征和对他者的积极表征,固化了对他者的刻板印象,建构了消极的他者形象和身份,并以此实现了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

  苗兴伟教授简介

  苗兴伟,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文体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态语言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篇章语用学研究”和“英汉语篇信息组织的句法过程”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语篇模式对比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5部,教材2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话语”建构研究——以生态文明话语为例

赵秀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语言学研究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从论述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到阐述韩礼德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再到剖析批评话语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语言学界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语言学研究形成基本共识。但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运用到具体的语言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和打造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尚需很多人的努力和探索。而且,语言学研究的“中国特色”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思考。语言学应该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打造语言学学术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是新时代赋予语言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因此,本文借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逻辑进路,提出推动我国“中国话语”建构研究的思路和构想,包括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并以我国生态文明话语为例,借助语料库研究方法,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分析话语如何通过高频词汇搭配、程式化语句结构、传统生态文化互文、意识形态隐喻等手段有效建构“生态文明”这一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又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新型生态政治理念。生态文明话语承续古今,融通中外,是体现“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中国话语典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下,从分析到建构的“中国话语”研究,有助于揭示我国话语建构的效力,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彰显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

  赵秀凤教授简介

  赵秀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多模态隐喻等。主持教育部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和规划基金项目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高级别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涵与建构策略研究

刘立华 北京交通大学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话语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内容以及建构资源和路径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征,是国家民族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是当下中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这一命题的研究,一方面能在关注当代中国具体的话语实践基础上推进话语理论与实践研究。另一方面对话语与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国家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刘立华教授简介

  刘立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涉及英语语言学、话语研究、跨文化传播。近年来在国内外语言类、新闻传播类核心以及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书刊评论等六十多篇,其中SSCI检索十几篇;出版专(编)著七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模式研究”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建构、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 子课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传播机制与路径”一项,博士后基金项目“《纽约时报》对华舆论研究”一项,中国外文局委托项目一项,学校项目多项。参与河南社科重大规划项目“中原经济区对外传播与国际品牌塑造研究”一项。目前主要从事语言学、企业沟通(传播)、新闻(商务)话语、跨文化传播研究等。在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参与组织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防部外事办、国资委、环保部等国家部委多起国家层面的新闻发言人培训工作。目前担任中国话语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ESP研究》编委,《跨文化研究论丛》常务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