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_新万博app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学术报告】洪波: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

作者:韦志刚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2-11-11
字号:

  2022年11月8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洪波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大会议室做了题为“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法学系列讲座”之一,报告由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主任杨永龙教授主持。根据防疫要求,报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洪波教授指出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有两种:一种是语法化项自身的变化,另一种是语法化项所在语言环境的变化。这两种变化表现在三个层面:

 

  1、韵律层面的变化

  1.1 语法化项的韵律变化包括轻重变化和韵律整合两种情况,前者指语法化项在语法化过程中获得或者失去永久性语流重音或者在语法化过程中失去重音指派的能力,比如“非X不可”中的“非”、语气副词“诚”、语气副词“都”;后者指语法化项在语法化过程中发生内部韵律整合,比如介词短语“于是”“给我”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1.2 语法化项所处语境的韵律变化指在语法化过程中语法化项所处语境发生韵律组块(prosodic chunk)边界改变、语调整合等方面的变化,比如“恨不得”由“恨[不得VP]”变为“[恨不得]VP”。

 

  2、音韵(音系)层面的变化

  2.1 语音弱化导致的音韵变化非常普遍,包括声调特征的消失、元音变化、声母辅音变化和音节促化等现象。比如“了”由完毕义动词语法化为动相补语,再进一步语法化为体助词,在当代北京话中三个读音分别是

  2.2 跟语法化相关的音系强化现象虽然罕见,但也并非不存在。比如句尾的“的”在口语中可以读作[ti55]。

 

  3、词形的变化

  3.1 与语法化相关的词形弱化包括融合和省缩。前者如英语中的be going to融合为be gonna,北京话中的“不用”融合为“甭”,普通话中的“不要”融合为“别”,上古汉语中的“何不”融合为“盍”;后者如英语从属连词while、汉语情态副词“打死”等都来自结构式的省缩。

  3.2 与语法化相关的词形强化指的是在保持语法化项的语法性质、语法意义以及语法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新语素使语法化项的词形较原形式更为复杂。比如汉语中位于复句前一小句句首的假设连词,在上古时期最初都是单语素的,“如”“若”“使”“令”“诚”等,到现代汉语里假设连词基本都是双语素形式。

 

  在报告的最后,洪波教授提出两个问题:语法化一定会发生形式上的变化吗?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究竟该如何看待,如何定性?这些问题都有待后续研究和方家高论。

  洪波教授的报告视角新颖、内容丰富,引发了在场听众的热烈讨论。姜南副研究员和储泽祥研究员先后发言,针对让步条件连词的语法化过程和《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词形”的释义问题与洪波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报告会现场

 

  洪波,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都师范大学“燕京学者”。主要从事历史语法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著有《坚果集——汉台语锥指》《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语言文字探微》,主编《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古代汉语》《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等,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等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