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_新万博app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林茂灿

作者:语音室 来源:语言所 时间: 2017-05-04
字号:

  林茂灿,1934年11月出生于福建福清市千年古镇海口。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副主任,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音室主任。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待遇”。曾担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应用语言学会副会长,美国声学学会会员;曾任中科院声学所声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兼职教授,2010年起担任江苏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学术简历

  1954年从福清中学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

  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声学专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

  1971年到1975年,应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邀请,参加该所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海洋石油勘探用电火化地震震源”研究;

  1979年到1987年,任语音研究室副主任;

  1987年到1996年,任语音研究室主任;

  1988年,担任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5年退休。

主要学术奖项

  主持“七五”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普通话语音分析和合成的基础研究”,获1977-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主持“八五”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人机对话中的语音学问题”和国家863项目“普通话音节间声学过渡及其在合成中应用”,评定认为“普通话两音节间声学过渡的研究成果属国际领先水平”。

  主编 《实验语音学概要》(吴宗济、林茂灿主编,1989),获国家教委直属出版系统学术著作优秀奖。

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类:

  1、吴宗济、林茂灿主编,1989,《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林茂灿著,2012,《汉语语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中文论文(近60篇)

  林茂灿,1965,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声学特性,《声学学报》2卷1期。

  林茂灿 颜景助,1980,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方言》1980年第3期。

  林茂灿 颜景助 孙国华,1984,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方言》1984年第1期。

  林茂灿,1988,普通话声调的声学特性和知觉征兆,《中国语文》1988年第3期。

  林茂灿 颜景助,1990,普通话轻声与轻重音,《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3期。

  林茂灿 颜景助,1992,普通话四音节词和短语中声调协同发音模式,《声学学报》17卷6期。

  林茂灿,1996,普通话两音节间FO过渡及其感知,《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林茂灿,2000,普通话语句中间断和语句韵律短语,《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4期。

  林茂灿,2002,普通话语句的韵律结构和基频(F0)高低线构建 《当代语言学》2002年第4期。

  林茂灿,2004,汉语语调与声调,《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3期。

  林茂灿,2006,疑问和陈述语气与边界调,《中国语文》2006年4期。

  林茂灿,2008,赵元任语调思想与边界调,《中国语音学报》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林茂灿,2012,汉语焦点重音和功能语气及其特征,《中国语音学报》第3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林茂灿,2015,汉英语调的异同和对外汉语语调教学——避免“洋腔洋调”之我见,《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年第3期。

  林茂灿 李爱军,2016,英汉语调的相似性与对外汉语语调教学,《中国语音学报》第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李智强、林茂灿,“对外汉语声调和语调教学中的语音学问题”(本文部分内容于2016年7月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国际论坛上报告;《国际汉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4月接受此文)。 

  林茂灿、李爱军,“语调类型学研究--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投稿给NCMMSC2017中国连云港,2017年10月)。 

英文论文(15篇)

  Tone-sandi of two-syllable group in Standard Chinese by means of digital computer, LIN Maocan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Copenhagen, 1979。

  Tonal coarticuration patterns in quardrisyllabic words and phrases of Mandarin, LIN Maocan and YAN Jingzhu,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vol. 14, No. 6, 1993。

  On the intersyllable F0 transition and its perception in Standard Chinese, LIN Maocan and YAN Jingzhu,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4, 1996.

  A perceptual study on the domain of tones in Standard Chinese, LIN Maocan,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Vol.14, No.4, 1995.

  Focus and boundary tone in Chinese Intonation, LIN Maocan and LI Zhiqiang, Book of Abstracts of the ICPhS XVII, 2011, HongKong.

林茂灿先生的主要学术经历

一、从“音高显示器”走进语音学殿堂

  我1958年秋季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声学专业。9月30日到语言所报到。10月2日在刘坚先生陪下,到罗常培先生(所长)家里,罗先生指示我研制“画调器”(自动把语音音高曲线画下来的设备),进而研究声调和语调。10月4日吕叔湘先生(时任副所长)在他办公室对我安排工作,吕先生跟罗先生一样要我研制“画调器”和研究声调、语调。也在4日这一天,吴宗济先生跟我谈如何开展“画调器”的研制。吴先生对我说,所领导让他跟马大猷先生(时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商量,马先生同意我到他领导的声学研究所研制“画调器”。我在南京大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音高自动提取”,由魏荣爵先生(时任物理系主任)命题,包紫薇老师指导。我查阅了美国声学杂志上的文献后,决定用脉冲电路给出较直观的音高曲线,如图1所示。1958年10月间,我开始在声学研究所语言声学研究室研制此仪器,经过一年多工作,“音高显示器”初步研制成功。

  回到所里后,我一边改进其性能,一边开展单音节声调,两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变调的实验研究,发表了“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声学特性”和“普通话四音节词和短语中声调协同发音模式”两篇文章。

 


图1:音高显示器得到的四音节音高曲线

  刘复先生的《四声实验录》(1924)采用“浪纹计”记录语音波形,并用他发明的乙二推断尺推算出基频曲线,开创了用仪器研究声调的新时代。但是,“浪纹计”是采用机械振动原理设计的,一则不能给出语音波的振动细节,二则费时费事,因为要先用浪纹计得到波形,然后用乙二推断尺推算出基频,然后画成曲线。赵元任先生等老一辈语言学家一直希望有一种电子仪器取代浪纹计,以深入研究声调和变调,甚至语调等。吴宗济先生回忆说:“1937年,为了改进分析声调的仪器,赵元任派我去上海找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丁西林所长,研制电动画调器等。我开始了这项工作,但因抗战发生,此工作停顿了下来。”(见:吴宗济“我的音路历程”,载于《吴宗济语言学论文集》581页,2004年)。

  我研制的音高显示器,得到所里的肯定和赞扬。吴先生说,音高显示器“发现声调的开始和结尾还各有一小段的曲线,称为‘弯头’和‘降尾’。一个单字调有三个段落:弯头段、调型段和降尾段。头尾两段对于听感关系不大,但对语音合成是重要的。”(见:吴宗济“普通话声调实验研究四十年”,载于《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168-173页,1993年)

  从“音高显示器”得到音高曲线和波形(图1),必须配以双线示波器,用一种底片平移的照相机拍摄,然后冲洗,不能实时得到所要的音高曲线,还是不够方便。1978年开始,林联合先生等与我合作采用数字计算机提取基频,研究两字组变调,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普通话二字组变调实验研究”。我们的声调研究从模拟电路进入数字计算机时代。

  二、接近“水声”的五年

  1971年秋(在河南干校),语言研究所接到国务院调令(由总理联络员刘西尧签发),让鲍怀翘先生和我去参加渤海石油勘探,75年春回所。在此期间,我跟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孙林先生合作研究“水下勘探用水听器的灵敏度校准技术”。有关部门用我国自主研制的电火花震源及水下勘探用水听器(水下听音器)等,调查渤海湾里的浅海石油;我们做的灵敏度校准工作,对浅海的地下石油勘探起到了一定作用。在《中国石油》1976年第2期上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三、在吴先生带领下“走出去”


图2:吴宗济和我在哥本哈根大学合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7年,吕叔湘先生找孙国华先生和我商量开展语调研究,吕先生希望我们用夏青先生的话剧“四世同堂”录音语料进行语调研究,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我才开始落实和执行吕先生让我研究语调的要求。      

  1979年第九届国际语音科学会议(ICPhS)在丹麦召开之前,会议主席著名语音学家、哥本哈根大学约恩荪教授来信邀请吴宗济先生参加此次学术盛典。时任所长吕先生让我跟吴先生一起去参加。参加这次语音学盛会除吴先生和我外,还有声学所张家騄先生。吴先生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国际语音科学会议的终身常务理事。会后参访了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 Eric电话公司。我们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跟方特(Gunnar Fant)教授领导的“语音、音乐和听觉系”同行举行了多次座谈。方特教授多次对我的工作提出看法,建议我在研究声调曲线的“弯头段”和“降尾段”时,进行感知实验。后来我的研究采用了“听辨实验”和“感知实验”等方法,使研究结论更可靠。图3是方特跟我谈话时的照片。


图3 方特教授与我讨论有关研究

  吴先生和我又参加了第十届(乌特列支,荷兰,1983)、第十一届(塔林,原苏联,1987)、第十二届国际语音科学会议(艾克西-普鲁旺斯,法国,1991)。我还参加了第十三届(斯德哥尔摩,瑞典,1995)和第十四届(旧金山,美国,1999)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第十三届国际语音科学会议上,宣读了普通话两音节间F0过渡及其感知论文,这篇论文用中英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四期。会后,我到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语音通讯系和隆德大学语音学系访问,期间方特教授和和葛丁(Eva Garding)教授跟我详细介绍和讨论大会主题之一“语调”,自主音段-节律(AM)理论是与会学者议论的重点,使我对当今语调理论的发展有了进一步认识。

  在此之后,我开始学习和应用AM理论,并吸收调群理论中的调核思想,全面开展普通话语调的实验研究。我研究语调从声调入手,然后探讨词语的超音段问题,包括词重音;我先研究赵元任说的中性语调,因为它是语调基础,然后研究句重音,直至语气,最后又回到重音。2012年,凝聚了五十多年的研究专著《汉语语调实验研究》出版了,我把这本书奉献给关心和支持过我研究工作的前辈、领导和同行。

四、面向实际应用做好理论研究

  语音理论研究除了应与言语工程结合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语音教学。近两年,李智强和我合作撰写了“对外汉语声调和语调教学中的语音学问题”一文。我和李爱军合作,从AM语调理论出发,分析对比了英汉语调的相似性。我们看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重读凸显及疑问和陈述边界调,都存在语音表现和语音特征的同和异、我们又从类型学出发,来探讨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